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海外生活地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海外生活地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地铁与轻轨区别?
目前,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、轻轨两种制式。对于两者的区别,有人认为,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,反之就是轻轨;也有人认为,钢轨轻的就是轻轨,重的就是地铁。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。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?
其实,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,都可以建在地下、地面或高架桥上;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,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,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,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,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。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。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-6万人次,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-3万人次。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,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,而轻轨要小于13吨,其次,一般情况下,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,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,另外,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,车辆定员亦多。 从运输能力、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,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。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,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,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,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,而轻轨的运力为0.6万至2万人次。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(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-10节,轻轨列车编组为2-4节),决定了车辆,决定了轴重,决定了站台长度(很重要,牵涉到预留用地,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,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,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)。
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,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。运行线路多样化,地下、地面、高架三者有机结合。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,地铁已经改名,比如纽约、旧金山、香港等地,已经称之为‘大容量铁路交通’(Mass Transit Rail)或者‘快速交通系统’(Rapid Transit System)。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,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(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***用这种形式,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,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)。”
地铁与轻轨的根本性区别是:地铁是路权专有的、无平交。
并且运送能力也不同: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,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-7万人次,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-3万人次。
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: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,而轻轨车普遍小于13吨。
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.8-3米,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.3-2.6米。
地铁怎么保证不脱轨?
地铁就像新软件,城市就像电脑,要把软件协调地安装到电脑里面。地铁在建设的前期研究中,应与城市现有交通系统互相匹配。在运行过程中,既要考虑正常工况,也要应对故障工况,建立有效的突发***应急预案,针对地铁核心技术问题,城市轨道交通专家建议,要及时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实现。
即使是从国外引进相关设备,加强应用基础研究,及时消化,打开“黑匣子”,或者整合成自己能完全掌控的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,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发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外生活地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海外生活地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