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父母海外生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父母海外生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孩子在国外父母可以去吗?
当然可以去了。不过你需要看看具体情况是否何时去,毕竟每一个国家对于入境要求不同,你需要先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入境条件。不过,疫情当下,国内还是最安全的,从疫情报告情况来看,国外很多国家正是疫情严重时期,建议从安全角度,还是过段时间去。
父母赠与房产给子女,但子女在国外怎么办?
一般房产过户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,具体如下:
1、赠与过户:如果这套房产以后不需要再次买卖,那么就选择赠与比较好,这样只需要缴纳:契税:3%的房款、测绘费:1.36元/平米、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:150内、公证费:0.3%的房款。不过这个过户再以后需要交易房产时需要缴纳个税20%的房款。
2、交易过户:如果该房产还会卖出去的话,那么你就选择交易过户比较好,交易过户只需要缴纳契税1.5%、测绘费:1.36元/平米、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:150内、个税1%,营业税差价的5.5%。如果以原价过户可以不要缴纳个税。
3、继承过户:需要所有的直系继承人填写放弃继承权的协议书,然后进行公证,公证过后和赠与过户的流程基本一致,同时费用也和赠与过户一样,一般使用该方法是在原房主离世后。
那些在北上广深国外打拼的年轻人们,你们的父母怎么办?
有一个河南的朋友在上海混得非常成功,上海已经有房有车,工作也非常稳定,而且很受人尊重。有一次我们在聊天的时候,他跟我说在上海上班最大的缺点就是父母不能接在身边来,不能照看他们,我跟他说千万不能这么想,你在上海奋斗的好,你的父母在家乡自然有地位,你如果在家乡奋斗的不好,那么你的父母即使在你身边,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***如你父母需要看病,但是你在家乡混得不好,没有什么人脉,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你在上海混的好的话可以把你送到上海的大医院去治病,你说对不对。
现在交通都非常发达,不管你在全国哪个地方,只要在国内一天时间都能够回到自己的老家。所以我觉得,作为子女最大的孝道还是自己闯出一片天下来。你看上海电视台播的那个急诊室故事里面,尽孝最大的问题是什么?父母生病最大的问题是子女没有钱。有的家庭比较好的一个人在那里掏钱什么的都没有问题,照顾得好好的,有的呢,一大家子人都在那,口袋里面还摸不出1万块钱来。看着老头子在上面等着抢救,就是没办法交钱,说白了还是实力的问题,所以啊,作为子女的能够在旁边进校当然最好,但是最好的做法还是你要有自己的实力。
现在这种现象很普遍的。
不是谁都愿意背井离乡的去外地,留下年幼的子女和年老体弱的老人在老家,但不是谁都有那个能力和财力把父母亲接在身边的,老家是小县城,待在父母身边又是打不了工的,所以还是选择外出务工的。
再说不是所有的婆婆和媳妇都是适合住在一起的、有些关系是距离才能产生的美感。
我到上海打拼已经十五年了,我的父亲83岁,母亲近80岁,身体比较硬朗,但是毕竟年龄摆在那里,我脑海不时在想,我什么时间回老家,守在父母身边。
2004年我在老家的单位关停并转,我买断工龄来到上海打工,不断奋斗,期间更换工作四次,和别人合伙创业一次,自己创业一次,我为了孩子在上海上学,考取中级职称,拿到上海人才引进积分,小孩顺利在上海公办学校上学并考取南京985院校;通过卖掉老家县城房子在上海郊区购房,也算安顿了下来。
不知不觉我已经进入中年,我的父母到了该是做为儿子照顾的阶段了,虽说我有二个哥哥一个姐姐在老家,经常看望照顾爸妈,虽说我每年都会有二、三次回家看望爸妈,但是我内心一直有个想法,趁爸妈健在,应该多陪陪她们,只是我一直在思考,我这个年龄回到老家能够做什么,老家就业环境比较差,市场竞争可能比较残酷,创业也没有方向,我现在内心一直愧疚中,不知道该何去何从?
中国有句老话:父母在不远游,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开放,我们不得不在外打拼,不得不为了妻子儿女去到异地去工作,每次回家特别是过年回家,老爸老妈就会说放心吧,我们身体挺好,如果遇到过年天气不好不要回来,路上车多路滑,不安全,处处还在为我们考虑,想想父母一生为我们的付出数不胜数,我们的回报微乎其微。
我内心有个***,现在一边工作一边考察,准备三年内回老家,或创业做个生意,或在老家附近有个风景,种地养花,或有合适工作,工资可以不高,有点事做做就行,主要陪陪父母,孝敬父母。
我在行动,但愿我能够实现。
我想讲一个身边的故事,你们也可以思考一下,是支持还是反对?
我有个朋友,女儿是武大的高材生,本科研究生都是就读于武汉大学,男朋友也是同学,毕业一起去北京打拼,然后在北京买房安家,2018年房价最高时,不到120平的房子花了700多万,双方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工资都不高,所幸男方家里在省城买了一套房子,卖了两百多万,然后东拼西凑拿了300多万给儿子,这边女方用公积金***,加上亲戚朋友借来的,一起凑了100万给女儿,双方父母一共凑了400多万首付给孩子,然后两个年轻人付按揭款,每月三万,两人工资不吃不喝恰好三万。没办法,男方和女方父母每月各拿三千给孩子做生活费和零花钱。这样的日子最少是十年。
你们觉得,父母辛辛苦苦培养两个高材生出来,再这样付出值得吗?后续还有多少已知和未知的因素在等着他们,年轻人结婚后要生孩子,要培养孩子,***若父母老了有个三病两痛的又怎么办呢?
在北上广深打拼的这些年轻人,当他们父母步入老年后,你能想象他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父母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父母海外生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