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打工人海外生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打工人海外生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在海外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却远离亲人,我要不要回国?
题主这个问题真的无解,有句古话说得好“鱼和熊掌,不能兼得”,你碰到的问题在***家庭中是普通存在的现象,回国势必会面临很多压力(就业、生活、娃的学业),压力之大可能是你们不能想象的,毕竟荷兰的生活、工作节奏都相对轻松,孩子的教育就更是天差地别了,国内的教育压力不是一般大,不知道题主小孩是否已经上学,如果已经上学那回国建议选择国际学校吧,体制内教育孩子肯定适应不了。我身边大部分出国定居的夫妻都是老人家定期过去探亲,也有老人家选择干脆***过去的,这样就解决了老人家年龄越来越大,子女要照顾老人的问题,住在一个城市就算不是天天见面,但有个事情照应起来还是很方便的。但如果老人家不愿意出国定居,那就只能子女定期回国探亲了,但一旦父母年龄大了,将来养老、照顾都是个问题。是选择继续留在国外生活还是回国定居,题主还是要从家庭经济条件、回国再就业、子女教育、老人家意见等方面综合权衡,夫妻商量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,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得失,只要利远大于弊就是正确的选择。
国外的残疾人生活待遇是如何的?他们的工作状况如何?
本人在德国,没有具体跟德国的残疾人聊过天,就说一些我在街上见到的情况吧。
前不久,看到国内新闻说,一群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在上海下飞机后想去坐地铁,遭工作人员拒绝。
在德国,残障人士可以使用所有公共交通工具,公交上有固定的位置给轮椅或婴儿车,停站是车辆会向车门倾斜,车门处的地板与路边台阶几乎持平,方便轮椅上车,司机甚至会下车,帮忙推轮椅上车。地铁也是可以上轮椅或婴儿车的。
街上偶尔也会见到那种歪着头的自己开电动轮椅上街的,具体是什么病导致的我不太清楚。
慕尼***中心也会有几个跪着乞讨的人,但没见过残疾人乞讨。
以前每周会去体育馆打排球,同一时间在旁边的场地,有残疾人会坐着运动轮椅打篮球,轮椅用得十分灵活,虽然下半身行动不便,但上肢肌肉明显是经常锻炼的。体育馆也是无障碍通行的,结束后他们便换回普通轮椅,推着运动轮椅回家去了。
在攀岩馆也见过一个少了一条腿的男士攀岩,虽然少了一条腿,但是水平非常高!!!要不是亲眼目睹简直难以置信。
工作条件说实话不太清楚,但想来应该还可以,比如,德国许多企业有Home Office,他们可以在家办公。至少感觉他们是在体面的生活的,不一定比普通人要差。
一个月给你一万元以上,让你半年不回家,在国外工作生活,你愿意接受这种工作吗?
2014年的时候,房贷+车贷+孩子教育的生活成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这时候一个电话找上我:我们有海外工作机会,有没有兴趣看看?
于是2015年2月,我就抵达了大非洲。
招聘我的HR说一年给四套机票,一个季度可以回来一趟,到了非洲发现,一年只有三套机票,而且,一年只让回国一趟。我第一次回国就是出国后的第15个月。
第一年在非洲挣了二十来万,那时候真觉得自己是被骗来的,离开家人的寂寞,加上并不高的收入,到后半年离职的念头几乎每天都在脑海里浮现。
后来知道,这叫“文化振荡期”,一般发生在出国后的六个月到一年,是最难熬过的一道坎。
那时候人也不多,同事就十来个中国人,在别墅小院里整上几瓶洋酒,也就是最大的乐趣。嗯,所谓别墅就是这样的:
之后的一年,在非洲走过了五个国家。熬过内心最煎熬的那段日子,开始慢慢发现异域生活美好的一面。一开始觉得非洲就没有“***生活”,没有***、电***、温泉、***……后来发现,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静下心来耗去一天的时光,也是种安逸的美好。
又或者下了班约上几个同事,找个或安静或喧闹的酒吧,不为了泡妞***(当然这种机会也是有的,只是面对大黑妞,实在下不去手),只为了喝几杯酒瞎聊。偶尔赶上什么拉马丹节,什么撒红节,跟着一起闹腾,也是不一样的体验。(下图是印度撒红节)
第二年,慢慢的也不再想去留的事。主要也是不敢想,让自己麻木一点,日子也好过一点。第二次回国是时隔14个月,要是天天想回家,这日子真的过不下去。真的无聊了,就自己对着镜子猜猜拳,一不小心就输了呢,然后给自己竖个大拇指:还是你厉害👍
这些年里自然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,得了疟疾在宿舍里瑟瑟发抖;军警锁路开车冲向军阵眼瞅着大兵对我们抬起AK47;一个人在语言不通的非洲山区钻了三天三夜跑过一千多公里;遭遇***配合大使馆准备华人撤离,断水断粮趴在院子围墙上够外边的椰子,带着砍刀驱车穿越***区前往中国超市买粮食(到现在还记得,我们问超市老板多少钱,老板说现在别算钱,你们赶紧回去,钱的事以后再说);在***国家被警察追捕满街逃窜躲避……
今年终于回到了祖国,这些年对祖国最大的感受是:发展太快了,出国真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。2015年出国我还不会用支付宝,2016年回来发现手机支付走遍天下。2016年回非洲后听说什么共享单车共享经济火了,2017年回来发现,哦,已经凉了……好吧,不论这些或火起来,或凉下去的经济,国内的生活便捷、安全舒适,真的没有哪里可以比。
所以,嗯,好像回答的有点跑题了。为了一万多月薪出海外,值不值得?单纯为了钱,真心不值得。
但是为了这段人生的阅历,走走看看,你会积攒一路宝贵的回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打工人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打工人海外生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